北京教师备考资料

首页 > 北京教师招聘考试 > 备考资料

教师资格证考前必背: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13

北京华图 | 2020-10-11 13:34

收藏

ȡ

  北京华图为您整理:教师资格证考前必背: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13等内容。更多信息请关注北京华图(bjhuatu)公众号或关注北京华图官方微博(@北京华图)或北京华图抖音号:北京华图教育(bjhuatu)。

  考点 13中学生人格发展心理

  一、人格的特征

  (一)独特性。 (二)稳定性。 (三)整合性。(四)功能性。

  二、性格的结构特征包括:

  (一)性格的态度特征。 (二)性格的意志特征。

  (三)性格的情绪特征。 (四)性格的理智特征。

  三、气质类型学说

  四、埃里克森的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 岁)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信任感。这一阶段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对周围世界以及社会环境的基本态度,培养基本的信任感,这是人格健康的基础。

  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 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这一阶段儿童开始独立处理事情,开始学会许多动作,如独立穿衣、吃饭、走路等。他们开始试探自己的能力,不愿他人干预。如果这种试探得到父母或照料者的允许,并鼓励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幼儿会逐渐体会到自己的能力,出现自主的感觉,养成自主发展的人格。

  3.主动感对内疚感(4~5 岁)

  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这一阶段的儿童由于身体活动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儿童开始把他们的活动范围扩展到家庭之外,开始对发展其想象力与自由参与活动感兴趣。儿童喜欢尝试探索环境,承担并学习掌握新的任务。此时,如果父母或教师对儿童的问题耐心听取并认真回答,对儿童的建议适当地鼓励与妥善处理,则儿童的主动性就会加强,从而发展了解是非的良知,培养出明辨是非的道德感。反之,父母或教师对儿童提出的问题不屑一顾或嘲笑、禁止儿童的建议和活动,则儿童会形成退缩、压抑与被动而内疚的人格。当儿童的主动性和别人的主动性产生冲突是,也有可能引发内疚感。

  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 岁)

  这一阶段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勤奋感。这是儿童进入学校掌握知识、技能的时期。儿童在这个时期第一次接受社会赋予他的期望去完成社会任务。他们所追求的是自己的学习工作等获得成就与成绩,并因此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认可和赞许。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

  这一阶段发展的任务是培养自我同一性。所谓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组织自己的动机、能力、信仰及其活动经验而形成的有关自我的一致性形象。

  6.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18~25)

  这是建立家庭生活的阶段,这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阶段。亲密感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包括友谊与爱情。亲密的社会意义,是个人能与他人同甘共苦、相互关怀。亲密感在危急情况下往往会发展为一种互相承担义务的感情,它是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

  7.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25~60)

  这是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阶段。

  8.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60~)

  这是获得完美感,避免失望感阶段。

  点击查看:2020教师资格开学礼包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