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日益彰显,神州大地上思想之光转化为前进伟力的生动画卷渐次展开。
课题攻坚、磨砥刻厉,增强理论解释力、话语说服力、实践推动力
15年前,盛夏的余村依山抱水,竹海绵延,一派江南风韵。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这个浙北小村庄,首次创造性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15年后,一场围绕这一重大理念的工程论坛同样在这里举办。与会专家深入研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脉络、哲学思考、理论要义。
这是一次跨越时间的绿色之约,也是一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思想盛宴。
把握时代脉搏,解开思想扣子。
工程专家大力开展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问题研究,加强重大思想理论问题的辨析引导,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说服力、战斗力不断提升。
——以重大问题为主攻方向
工程充分发挥理论研究高层次人才密集、与实际部门联系紧密、辐射带动作用强劲的优势,先后设立200多项重大课题,组织精兵强将开展集中攻关,推出一大批有理论深度和决策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
启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意义”“新时代中美关系研究”“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新内涵研究”“社会结构与阶层变化研究”“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等重大课题,众多研究成果得到中央领导同志批示指示,为治国理政、咨政育人提供了参考启示。
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承担的“共产党执政规律研究”工程课题,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进行了多维度研究,形成“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重大历史贡献和历史经验研究”等系列专题报告及研究文章,出版《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新境界》等阶段性研究成果,受到社科理论界的广泛好评。
——创新理论研究工作机制
当代中国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和最宏大最独特的实践创新,为理论发展创造了无比广阔的空间,提供了新的研究课题。
工程精心组织理论研究“五路大军”,发挥高校、党校、社科研究机构等的积极性,着力整合优势资源、强化融通融合,打破不同地域、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界限,进行“兵团式”“集群式”协同作战,产生了规模效应。
工程设立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现实问题研究”课题,汇集数十位来自全国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及实务部门的法律学者;“长江经济带重大战略研究”课题,由上海市委宣传部牵头,汇集江苏、湖北、重庆、四川等地研究力量;“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课题,调动中央党校、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等研究单位群策群力……在组织重大课题研究方面,工程走出了一条跨区域、跨领域合作研究的新路子。
——在辨析引导中汇聚共识
工程重点资助和支持6家中央报刊和33家省级党报理论版建设,坚持理论立版、理论办版,推进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队伍、传播机制建设,着力提升理论文章的说服力感召力,努力打造多层次理论传播全媒体矩阵,充分发挥党报党刊的思想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