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0月16日顺利进驻空间站组合体以来,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已在轨工作生活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而我们一直期待着王亚平老师为我们带来“太空第二课”,也不禁让我们回忆起王亚平老师的第一次太空授课,那是在2013年6月,中国载人航天史上的首堂太空授课在神舟十号开讲。主讲人王亚平在天宫一号开展基础物理实验,为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据悉当时有六千多万中小学生观看了这堂课,受到广大青少年的好评。
在教师招聘面试结构化中,科技强国是热点话题,科技强国离不开科学精神,科普教育也成为了流行教育方式,而空间站作为国家级太空实验室,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对青少年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为此,华图教师以“你怎么看“太空授课”这一科普教育活动?”为例,为广大考生做详细的解读,以帮助考生全面备考。
一、提出观点
“太空授课”这一科普教育活动,目的是希望可以激发广大中小学生对宇宙空间的向往、对学习科技知识的热情,使中小学生走近航天、了解航天、热爱航天。因此,“太空授课”是具有非凡意义的一次科普教育活动。
二、思路分析
一方面,它是教育创新的体现。通过“天地互动交流”的方式进行科普教育活动,不仅可以让青少年走近航天,而且可以帮助青少年了解航天。以往青少年了解航天知识主要是通过课本、网络、老师、家长等渠道间接获取,但是“太空授课”由航天员直接授课,并将与地面师生进行双向互动交流,这个效果不仅是简单的传授知识,更可以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少年对宇宙空间的向往和对学习科技知识的热情。
另一方面,它是科技强国的体现。通过“太空授课”这一科普活动不仅可以展现我国的科技水平,更让我们真正了解了航天科技的力量和价值,激励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提高国家的科技竞争力是实现强国梦的重要渠道。
三、具体措施
国家领导人说:“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会迈得更大、更远。”为实现强国梦还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
国家层面,要进一步发展科普基础设施,发展壮大科普人才队伍,不断增加科普投入,提升公民科学素养,弘扬科学精神、科学家精神、志愿精神。
学校层面,营造浓厚的科普氛围,开展多层面的科普活动,提高青少年的科普意识和创新意识,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想象力与航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