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远帖是东晋书法家王珣的代表作品,也是如今现存的公认唯一传世的东晋名家法书真迹,乾隆曾经在故宫之中养心殿的西暖阁,改为三希堂,专做自己的书房所用,里边收藏了不少的书法作品,其中最有名的便是三希帖——《快雪时晴帖》《中秋帖》《伯远帖》,前两幅作品真迹已经不知下落,目前仅能看到的真迹便是王珣的《伯远帖》。
伯远帖也是天下十大行书,排行第四,此作品结合了作者的生平、时代背景以及整个的个人风格进行了完美的结合,此时王氏和谢氏两个大的家族处于政治斗争之中,谢氏家族中的谢玄与谢安都是当时的位高权重的大臣,本身两个家族是亲家关系,当时,王珣娶了谢万的女儿,其弟王珉亦娶了谢安的女儿。虽然与谢氏结成姻亲,却互相猜嫌,后谢安更让二人离婚,王谢两家于是成了仇敌。王珣本身才华横溢且能力很高,并且平反有功,官居要职。但是谢安想把王珣赶出都城南京。将谢安进行调任降职,王珣坚持不去。心中苦闷,加以多日的积怨。加上是伯远兄弟的一周年忌日,悲愤交加,便写下了者千古名作《伯远帖》。
原文如下:“珣顿首顿首,伯远胜业情期群从之宝。自以羸患,志在优游。始获此出意不克申。分别如昨永为畴古。远隔岭峤,不相瞻临。”
大致意思便是自己的兄弟伯远是同龄人中最出类拔萃的,不辛患病,志在高远,意气风发之时,却只能放弃,虽然兄弟已经去世一周年,像是昨日才告别一样,已经远隔山海,再也无法相见了。
即使抛去历史意义,作品本身也有很高的书法价值,王珣多用硬毫书写,起笔为顺笔直入,中间偏重,结尾部分顿挫结合,变化多端,及其丰富,同时又不失其沉稳雄健之感,而且飘逸灵动,书写的淋漓尽致,笔记清晰,书写明确,棱角分明,又注重画面整体布局,气势连贯,偏旁部首之间有相互映衬,字与字之间有遥相呼应,相得益彰。
伯远帖的书法价值和文物历史价值可以说是不可估量,正如书法作品上乾隆所提“江左风华”四个大字,是魏晋的书法艺术的经典作品,也是我国不可多得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