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判断推理的讲义上,图形推理章节一般会大篇幅呈现知识点。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知识点是必备的。只有掌握了考试考什么,做题的时候才能在“考试范围”内进行思考。但是仅仅掌握这些,还是会遇到问题——拿到题还是不会做呀!那么到了提高阶段会好一点吧,等到了题海阶段多刷点题就会好吧?边期待边落空,直到考前,还是一场空。
怎样才能够在图形推理的课堂上有获得感呢?还需要针对做题的痛点去学习,而痛点则是做题缺乏方向性。
解决好这个问题的前提是需要在基础阶段时候,跟着老师针对知识点边学习边梳理,例如:图形组成元素相同,考虑动态位置,图形元素相似,考虑样式类,图形组成元素凌乱,先考虑属性类,再考虑数量类。随着图形间的相同点越来越少,需要去考虑的规律种类也在发生变化。至此,要发现出题人是按照一定逻辑在出题,我们也就需要按照同样的逻辑去建立分析题目的思路,首先要对题目建立分析的框架,图形题不是等待灵感砸中你,而是要主动去摸索出题人的逻辑,进而顺着框架找到答案。
除此之外,在老师讲完每一个知识点后,都要针对知识点掌握课堂上所讲授的常规的分析思路。并带着应用思路到题目当中去感受这些思路如何去使用,这些常规的分析思路,有些是一个分析习惯,如先看整体图形的共性,再看个别图形的个性,有些是一些规律的总结,如见到五角星,一般考虑数笔画等,都需要事无巨细的进行积累,久久为功,才能实现质的改变。
最后,告诫诸位考生在听老师讲解习题时需要重点听解题的方法不要只听答案,重要的是题目是如何做出来的。例如先观察题目的表面出题元素,再去想背后隐含的考点等。
如:
这道题一般会出现在数量类数点的例题中,在讲完知识点后,老师会总结:遇见有曲线出现可以去考虑跟曲线相关的点。那么当拿到这道题后便可以首先思考:图中出现了什么。通常我们都能发现,出现了曲线,那么去数与曲线相关的点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与曲线相关的点有曲直线的交点,数完就会发现,题目中规律是第一段2、3、4,第二段2、3、?,那么应该选一个曲直交点是4的,答案是C。这个题自然就可以突破,其他类似题目用这种办法也可以解决,解决的关键就是思路有积累,图形会观察。
讲完所有数量类的例题之后,我们又可以对解题思路进行总结。并且建议大家,必须总结。思路都是总结出来的,总结的前提必定是需要做大量的习题。如果想在图形有突破,改变做题全靠蒙的局面,就必须形成“做题-总结-做题”良性循环。这样循序渐进,对于讲授的东西自然会感同身受,而且也会自己创造好多思路,那么就不愁不是图形小能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