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试题资料

首页 > 北京公务员考试 > 试题资料

公务员考试常识积累:犯罪预备

北京华图 | 2020-12-14 09:40

收藏

ȡ

  犯罪预备的认定原则是什么

  (一)有犯罪预备行为

  即有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常见的预备行为有5种:

  1、准备工具;

  2、练习犯罪的手段,比如说,为了扒窃,练习扒窃的技能;

  3、进行犯罪前的调查,比如说,盗窃之前的踩点,杀人之前了解被害人的情况;

  4、排除实行犯罪的障碍,比如说,要盗窃、抢劫的时候先把人家的狗给毒死;

  5、勾引共犯,其中也包括为了实施某种犯罪而组织犯罪集团,这种组织、参加犯罪集团的行为也是犯罪的一个预备行为,比如说,为了盗窃和抢劫而勾结共犯或者组织犯罪集团就是盗窃、抢劫的预备行为。

  (二)具有犯罪的目的

  即是为了实施某一个犯罪,这个对决定预备行为的性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能够"着手"

  所谓意志以外的原因,是指足以阻碍行为人着手实行和完成犯罪的因素。

  犯罪预备的种类有哪些

  1、为实施犯罪事先调查犯罪场所、时机和被害人行踪。如行为人为实施盗窃活动而事先查看银行所处的位置、保险柜放置的地方、毗邻的建筑物、逃跑的路线等。

  2、准备实施犯罪的手段,例如为实施入户盗窃而事先练习楼顶下滑入窗技术。

  3、排除实施犯罪的障碍。是指在着手实行犯罪之前,排除实行犯罪时可能遇到或已经遇到的障碍,以便进一步实行犯罪创造有利条件。既可能是单纯地排除障碍,等待时机成熟再实施犯罪,也可能是在排除障碍之后,立即着手实行。

  4、追踪被害人、守候被害人的到来或者进行其他接近被害人、接近犯罪对象物品的行为。

  5、出发前往犯罪场所或者诱骗被害人赶赴预定犯罪地点。出发前往犯罪地点,是指已经开始向犯罪场所进发。

  6、勾引、集结共同犯罪人,进行犯罪预谋。

  7、拟定实施犯罪和犯罪后逃避侦查的计划,等等。

  犯罪预备成立条件

  1、行为人主观上具有犯罪的故意。即犯罪预备的目的,是为了顺利地进行犯罪活动,实现犯罪意图,体现了预备犯的主观恶性,这是追究其刑事责任的主观依据。

  2、行为人已经为实施犯罪进行了准备活动。这种准备活动在法律上主要规定为两种情况:

  一是为实施犯罪准备工具和物品的行为。准备的工具和物品包括用以杀伤、威胁被害人的各类凶器物品;用以伪造货币、票证、文印的各类器具材料;用以掩护犯罪活动、排除障碍物、销毁罪证的各类工具物品等。准备工具和物品的手段、方法也各不相同,主要有制造、修理、改装、购买、借用、骗取、窃取等。

  二是为达到犯罪目的创造条件的行为,主要指准备工具以外的其他创造条件的行为。如为实施犯罪,事先察看犯罪现场、选择犯罪时机、探听被害人行踪、演习犯罪手段和技巧、拟定犯罪实施计划、寻找犯罪同伙等等。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