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试题资料

首页 > 北京教师招聘考试 > 试题资料

教师招聘考试:每日一练系列第27篇

北京华图 | 2020-11-16 10:48

收藏

ȡ

  1.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生活即教育”。提出这一理论的教育家是( )。

  A.陶行知 B.杨贤江

  C.杜威 D.克伯屈

  2.儿童不再视准则为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把它们看成同伴间的一种共同约定。准则已经具有了一种保证相互行动和相互给予的可逆特征。这属于儿童品德发展的( )。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性阶段 D.公正阶段

  3.教育过程本身通过对不同文化的学习,如引进国外的教材,介绍国外的学术成果和理论对异域文化进行判断、选择,对本土文化进行变革、改造,进而整合成新的文化,促进文化的不断丰富和发展。这集中体现了教育的( )。

  A.文化保存功能 B.文化融合功能

  C.文化选择功能 D.文化创造功能

  4.我们从阳光照射的室外进入电影院,或在夜晚由明亮的室内走到室外,开始时觉得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见,经过一段时间,眼睛开始能够看清黑暗中的物体。以上现象是( )。

  A.明适应 B.暗适应

  C.后像 D.视觉掩蔽

  5.程老师不给学生增加过重的课业负担,不单纯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而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关注每一个学生在不同方面取得的进步。这体现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 )。

  A.爱岗敬业 B.关爱学生

  C.教书育人 D.为人师表

  答案及解析:

  1.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包括三个基本命题: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故本题选A。

  2.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其中,可逆阶段的儿童不再认为成人的命令是该绝对服从的、道德规则是固定不变的。他们认为,道德行为准则只不过是同伴之间共同约定的、来保障共同利益的一种社会产物。故本题选C。

  3.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包括:(1)传递和保存。(2)筛选和整理。(3)交流和融合。(4)更新和创造。其中交流和融合文化是指教育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促进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一是内在的教育过程本身,教育过程本身通过对不同文化的学习,对文化进行选择、整合,形成新的文化,促进文化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二是外在的交流活动,如互派留学生、学术交流等。题干中“对异域文化进行判断、选择,对本土文化进行变革、改造,进而整合成新的文化”体现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故本题选D。

  4.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视觉适应。视觉适应可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暗适应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过程;与暗适应相反,明适应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过程。我们从阳光照射的室外进入电影院,或在夜晚由明亮的室内走到室外,都是从亮处转入暗处,属于暗适应。故本题选B。

  5.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规定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其中教书育人要求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故本题选C。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