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林诚实、内向、谦虚、勤劳,且具有亲和力,这些描述属于( )。
A.性格特征 B.能力特征 C.气质特征 D.认真特征
2.教师在课堂上,所教授的知识的难度既要使学生能够接受,又要使学生经过努力才能掌控,这体现了教学的( )。
A.因材施教原则 B.循序渐行原则 C.科学性原则 D.量力性原则
3.周末大扫除时,小峰看见小明扫完地后直接将扫把扔向卫生角,自己也把扫把直接扔向卫生角,这体现了( )。
A.从众心理 B.遵从心理 C.服从心理 D.模仿心理
4.通过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价,引起任课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学科之间的横向比较,从而了解学生、教师以及本学科的优势和劣势,这体验的是教学评价的( )。
A.激励功能 B.反馈功能 C.竞争功能 D.强化功能
5.在学习《秋天》一课时,小花在想秋天意味着什么,课文所讲的内容和我们的实际生活有什么联系,这一行为属于( )。
A.记忆术 B.自我提问 C.充分利用背景知识 D.生成性学习
答案及解析:
1.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性格。性格是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题干中小林诚实、内向、谦虚、勤劳,且具有亲和力,体现了他做事的态度,符合性格的概念。故本题选A。
2.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量力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又称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的,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故本题选D。
3.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模仿心理。模仿是每个人都有的一种心理机制,是指有意和无意的效仿和再现与他人类似行为的活动,简单讲,就是照着别人的样子去做。题干中小峰照着小明的样子把扫把扔向卫生角,体现了模仿心理。A选项,从众是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社会现象。指的是对多数人的跟随,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4.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评价的功能。教学评价的功能有:激励功能、反馈功能、竞争功能、强化功能等。竞争功能指,教学评价尽管不要求排名次等级,但其结果的类比性是客观存在的。如通过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价,就能引起任课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班级之间、学科之间的横向比较,从而了解到教师、学生、本班、本学科的优势和劣势,看到差距,认识到自己在总体中的相对地位,客观上能起到竞争的作用。故本题选C。
5.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精加工策略。B选项指的是,无论阅读还是听讲,学生要经常评估自己的理解状况,思考这样一些问题:这一信息意味着什么?与课文中的其他信息以及过去所学的信息有什么联系?还能用什么样的例子来说明这种新知识?如果教学生在阅读时多提一些“谁”、“什么”、“哪儿”和“如何”等问题,则有助于理解所学新知识。题干中小花思考秋天意味着什么,思考课文内容和生活的联系时,就是在对自己进行提问。故本题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