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学生在测验时遇到某个难题,暂时跳过去,先做简单的,这表明他已经掌握了一些( )。
A.问题解决策略 B.组织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精加工策略
2.学生已经学习“反击侵略是爱国行为”这一命题,现在要学习“保持环境卫生也是爱国行为”,这是一种( )。
A.相关类属学习 B.上位学习 C.派生类属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3.将原有认识经验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这种方式称为( )。
A.顺应性迁移 B.同化性迁移 C.重组性迁移 D.一般性迁移
4.孩子听了“海因茨偷药”的故事后,认为海因茨不应该偷药,因为如果人人都违法去偷东西的话,社会就会变得很混乱,那么这个孩子所处道德发展阶段是( )。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准习俗水平
5.下列关于教育法规和政策的关系,正确的是( )。
A.法规与政策都决定于上层建筑,具有共同目的
B.法规与政策制定主体不同,执行方式相同
C.法规是政策的依据,政策是法规的具体化条文化定型化
D.法规与政策的规范效力相同
答案及解析:
1.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是指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调节策略。其中,调节策略是指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如发现问题,则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根据对认知策略的效果的检查,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如测验时,跳过某个难题,先做简单的题目等。故本题选C。
2.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相关类属学习。当新知识扩展、修饰或限定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并使其精确化时,便产生了相关类属学习。题干中,学生现在学习“保护能源是爱国行动”,新命题“保护环境卫士”,属于旧命题“爱国行为”,且“爱国行为”的内涵被加深或扩展,体现了相关类属学习。故本题选A。
3.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顺应性迁移。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分为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顺应性迁移,指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故本题选A。
4.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习俗水平的特点。科尔伯格提出道德发展阶段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其中习俗水平包括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和遵守法规取向阶段。处在遵守法规取向阶段的个体,认为评判一个行为是否道德,最重要的是看该行为是否遵守法律和社会习俗,因为它们对于维持社会有效运转非常重要。题干中,孩子认为如果人人违法偷东西的话,社会就会变得很混乱,即他认为应该遵守法律,属于习俗水平。故本题选B。
5.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法规与政策的关系。教育法规与教育政策的联系:(1)教育法规与教育政策都决定于上层建筑,具有共同的目的;A选项正确。(2)教育政策是制定教育法规的依据,教育法规是教育政策的具体化、条文化和定型化;C选项错误(3)教育政策决定教育法规的性质,教育法规的具体内容体现教育政策;(4)教育政策是教育法规的指导,教育法规是教育政策的保证。教育法规与教育政策的区别:(1)两者的制定主体不同,法规必须是国家权利机关和行政机关,政策还可以是政党组织。B选项前半句正确。(2)两者的执行方式不同,法规是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每个人都必须遵守;政策靠的是行政力量或者党的纪律,强制力是有限的。B选项后半句错误。(3)两者的规范效力不同,法规是明确而具体的,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政策的效力比较复杂,国家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有普遍的约束力,政党机关制定的则只在政党内部具有约束力。D选项错误。故本题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