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方便大家准备教师资格证考试,北京华图特整理有关教师资格证笔试中小学科二教学设计题19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简要说明如何在本课教学中落实“四基”。(10分)
(2)如指导该年级学生学习这一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部分的教学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20分)
【参考答案】
(1)①基础知识:在本课中,学生观察和动手操作,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学生能够牢固掌握本节知识;
②基本技能:学生在观察梯形的特点,动手操作的过程中锻炼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归纳能力;
③基本思想:学生在学习中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转化思想);
④基本活动经验:学生通过动手,增强操作体验。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运用公式计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提高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小组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新授环节:
一、动手操作,提出设想
提问“如何求梯形的面积?能不能转化成我们之前学习过的图形的面积来计算呢?”引导学生分组进行画剪拼摆等操作活动,自主探究并讨论得出梯形面积公式,得出两种方案。
方案一:运用填补法把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互相颠倒拼接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
方案二:运用分割法把梯形上下对折的方式裁剪,平移,拼接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
二、探究梯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提问“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与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有什么关系?”引导进行第二次小组讨论并得出结论。
方案一的结论是梯形的上底加下底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梯形的高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
方案二的结论是梯形的上底加下底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梯形高的一半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
三、梯形的面积公式
提问:“同学们能总结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吗?”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总结出最终公式为(上底+下底)×高÷2。教师讲授若用S代表面积,h代表高,a代表上底,b代表下底,引导学生得出用字母表示的梯形面积公式S=(a+b)×h÷2。
【设计意图】一方面,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剪一剪”、“拼一拼”,在操作的过程中不仅对梯形有了一个初步认识,掌握了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而且在探究过程中培养了观察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同时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另一方面,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体现了新课标理念的“学生的主体性”,遵循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