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务员申论

首页 > 北京公务员考试 > 备考资料 > 申论

北京人事考试网申论热点:地下管线建设管理

北京华图 | 2014-09-09 13:12

收藏

ȡ
  北京人事考试网(http://bj.huatu.com)权威发布《地下管线建设管理》,提供最及时的招考信息、最精品的辅导课程以及最贴心的备考服务。华图北京人事考试网(http://bj.huatu.com),公职培训第一品牌!

  【背景链接】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深化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城市地下管网建设与维护应当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严防埋下重大隐患。
 
  2014年6月,在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管网建设三个时间表:2015年底前,完成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建立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编制完成地下管线综合规划。力争用5年时间,完成城市地下老旧管网改造,显着降低管网事故率,避免重大事故发生。用10年左右时间,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地下管线体系。
 
  2014年5月11日,深圳遭遇2008年以来最严重暴雨,严重内涝使城市变成“水城”,深圳大学等多个地方都可以“看海”。这座年轻的现代都市在30多年的时间里,陆续修建了13700多公里的下水道,却依然在暴雨面前不堪一击。
 
  【标准表述】
 
  [影响及意义]
 
  城市地下管线是指城市范围内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工业等管线及其附属设施,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近年来,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地下管线建设规模不足、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凸显,一些城市相继发生大雨内涝、管线泄漏爆炸、路面塌陷等事件,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运行秩序。加强地下管线建设管理是保障城市安全运行,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提高城市安全发展质量的必然要求。
 
  [原因分析]
 
  一是错误的政绩观所致。政府盲目追求GDP和追求政绩的结果,致使城市基础设施长期投入不足,历史欠账较多,“重面子、轻里子”、“重地上、轻地下”的管理理念,使城市排水管网排涝能力明显偏低。如某市长指出,地下铺了管网,把几百亿埋在地下,老百姓也看不见,我怎么能干这个事儿呢!
 
  二是城市发展缺乏长远规划和建筑设计短命的结果。由于分属市政、排水、环保、电力、通讯等不同部门管理,地下空间缺乏统一而协调的规划、建设。
 
  三是管网建设涉及环节与部门繁多,各自为政,多头管理,导致漏洞百出。由于历史和管理体制等混乱无章,管线安全问题日益增多。轻者造成停水、停气、断电以及通讯中断,重者引起危险。地下管线基本上是由各建设单位各自为政、条块分割、多头敷设、多头管理,导致各种管线重叠交错、气体泄漏、燃气爆炸等灾难性事故,严重影响城市正常运转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结论]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中国各大城市日渐出现如火如荼的“改建”热潮,首当其冲的当属城市“地下管网”改造。随处可见的道路挖掘施工不仅影响了城市交通,更大大地浪费了社会人力、物力、财力,而每年夏季频发的城市内涝“看海”又刺痛了百姓的神经。增强城市应对特大暴雨等自然灾害的能力,走一条可持续的科学城市管网路线,规划建设一个系统、集约、共享的“地下管网平台”势在必行。
 
  [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基本原则]
 
  规划引领,统筹建设。坚持先地下、后地上,先规划、后建设,科学编制城市地下管线等规划,合理安排建设时序,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
 
  强化管理,消除隐患。加强城市地下管线维修、养护和改造,提高管理水平,及时发现、消除事故隐患,切实保障地下管线安全运行。
 
  因地制宜,创新机制。按照国家统一要求,结合不同地区实际,科学确定城市地下管线的技术标准、发展模式。稳步推进地下综合管理建设,加强科学技术和体制机制创新。
 
  落实责任,加强领导。强化城市人民政府对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责任,明确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职责,加强联动协调,形成高效有力的工作机制。
 
  [对策措施]
 
  城市安全发展考验着城市政府的决策、组织能力、应急管理水平,因此,各级管理者在进行城市建设时必须科学管理城市:
 
  一是必须使城市规划更科学,明确责任。政府是城市文明建设的组织者、引路人,政府在推进城市文明建设时的目标、措施和责任,直接决定着一个城市的综合文明程度。目前,部分城市的规划体制、城市规划队伍、城市规划理念等仍然是重收益、轻环境,重短期、轻长期。这就要求我们全面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加强对于综合发展战略的研究能力。
 
  二是必须要转变城市建设理念,在发展城市经济的同时,城市政府必须改变“重地上轻地下”的建设和规划模式。
 
  三是在城市“运营”过程中,领导干部应自觉端正政绩观,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益民生的事情,杜绝“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问计于民。
 
  四是严格监督,加强问责。将行政置于阳光下,导入有效的公共监督,让公众充分发挥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严控相关权力的腐败和资本暗箱操作。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