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示和报告都是上行文,常常被混淆使用,但实际上是有明显区别的两类文种。
一、行文目的不同
请示的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上级机关的审核、批准,必须要求上级机关及时给予批复;
报告的目的是为了让上级机关了解掌握情况,或者提出意见、建议,一般无需上级机关批准。
二、行文时间不同
请示中的工作或事项,必须经过上级机关审核、批准后方能实施、办理,因此请示必须事前行文,切不可“先斩后奏”;
报告是为了让上级机关了解和掌握情况,它所涉及的工作或事项,可能尚未进行或办理,可能正在进行或办理,也可能已经完成或办毕,因此报告可以在事前、事中、事后行文。(实际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 向上级机关作出汇报, 是事后或事中行文)
三、内容要求不同
请示必须一文一事,并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便于上级机关及时审批,如果在一份请示中写了几件事项,上级机关在审核时可能会因为有些事项尚需研究而不能立即批复,从而延误本可立即批复事项的办理;
报告可以是一文一事,作专题性报告,也可以是一文数事,作综合性报告。
★★此处注意:请示和报告,原则上主送一个上级机关,根据需要同时抄送相关上级机关和同级机关,不抄送下级机关。
【课后练习】
1.【2017重庆】(单选)报告和请示的区分点不包括( )。
A.行文目的不同
B.行文时间不同
C.内容要求不同
D.行文方向不同
【答案】D。A项正确,两者目的不同,报告是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询问,请示是请求指示、批准。
B项正确,请示事前行文,报告一般是在事前、事后及事中行文都可以。
C项正确,请示的内容要求一文一事,报告的内容可一文一事,也可一文数事。
D项错误,行文方向都是上行文。
2.下列关于请示和报告的区别说法正确的是( )。
A.上级收到请示后一定要给予批复,上级接到报告后不一定给予批复
B.请示和报告都应一文一事
C.请示和报告在行文时起因、事项和结语都缺一不可
D.请示和报告都可以事前或事中行文
【答案】A。解析:
A项正确,请示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导、批准,上级接文后一定要给予批复;报告则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供上级了解情况,为上级提供信息和经验,上级机关接文后,不一定给予批复。
B项错误,请示内容具体单一,要求一文一事,必须提出明确的请求事项。报告内容较广泛,可一文一事,也可反映多方面情况。
C项错误,请示的起因、事项和结语缺一不可;报告行文较长,结构安排不拘一格,因文而异。
D项错误,请示涉及的事项是没有进行的,等上级批复后才能处理,必须事前行文,不能先斩后奏;报告涉及事项大多已过去或正在进行中,可以事后行文,也可以事中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