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申论

首页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备考资料 > 申论

2022国考申论干货:问题解读类题型中的勾画要点(上)

北京华图 | 2021-11-15 10:02

收藏

ȡ

  解决问题类题型在勾画要点中我们经常强调要用要素分析的方式把材料要点勾画出来,不论问题、对策要不要写,问题一定是对策的起点。诚然,解决问题类的题在勾画要点的时候自然要特别注意问题和对策。再结合资料属性——观点类和叙述类——找到答题要点。注意观点型材料中观点输出者的身份,依据权威度降序排列依次为:国家领导人、专家学者、基层干部、新闻媒体、老百姓或自媒体。权威度和观点质量成正比。此外注意勾画对策必看动词。接下来以2021国考副省级真题为例剖析如何勾画要点。

  例题:请你根据“给定资料3”,假如你是F市地方志办公室编纂处的工作人员,请根据讨论内容,按照“将冷的工作做热”的工作思路,起草该处下一步的工作要点。(20分)

  要求:(1)准确全面,简明扼要,条理清晰;(2)工作要点包括工作任务及其工作措施;(3)总字数不超过400字。

  材料 “小李,我跟你说,修志工作有三苦哇!清苦,辛苦,艰苦。做地方志工作,你必须受得了这些苦!”F市地方志办公室编纂处副处长杨洋向刚到处里工作的小李再三叮嘱道。

  “我搞地方志工作整整23年了,来这里工作,就要习惯坐‘冷板凳’!”老同志王建也如此教导小李。

  【解析】观点型材料首先判定是哪种身份的人发出,再看内容是否符合作答任务,本题任务是需要找出地方志编纂工作中的工作思路,那么结合材料内容“必须”“就要习惯”这些都与作答任务相关,重点勾画,批注为对策。

  半年后,小李依然有些疑惑:“只有加深对历史的掌握和理解,才能鉴古知今。地方志

  中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对现代社会治理大有裨益。我们为什么不走出去,而只是躲在屋里修志编志呢?”

  【解析】观点型材料中注意观点内容进行要素分析,此处的小李就地方志编写提出了问题,批注为问题。注意后续如何解决,或者思考如何推对策。

  小李的问题引起了处长林德深深地思考,他准备在处里开一个讨论会,让大家谈谈地方志编纂工作的“冷与热”。

  讨论会开得很热烈。

  王建抢先说:“我觉得地方志的编纂工作是外冷内热。内热,就是指价值高。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了解历史的可靠的方法就是看志,这是他的一个习惯。无论走到哪里,他总是要看地方志。我们可以看到,在正定、厦门、上海工作时,都留下他读志、用志的佳话,他还把地方志运用到调研工作中。我们的地方志编纂工作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参考,你说这编纂工作重要不重要?当然,编纂工作是辛苦的,需要清心静欲,耐得住冷清。”

  【解析】此处“话里有话”注意观点输出者身份即可,看到对策重点标记。

  杨洋说:“我赞同。地方志工作看似没有地位,但只要修志者有‘为’,就一定会有‘位’;地方志部门虽然是‘冷线’,但只要干好了,也会成为‘热线’。地方志有存史、育人和资政的功能。做存史工作时,我们要沉得下心;做育人工作时,我们还得走出去;做资政工作时,我们要能摆正自己的位置。”

  【解析】材料中有“要”“走出去”“摆正位置”重点勾画。注意题干需要我们找工作思路,材料中的观点提到“存史”“育人”“资政”不妨考虑下我们的作答内容可否依据这个功能分类细化成具体对策。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