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一、元宵节别称
上元节、小正月、元夕、灯节。
二、习俗
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游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走百病等。
【拓展】走百病
走百病是明清以来北方的风俗,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晚,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三、特色美食
元宵和汤圆。
【拓展】
以江浙为中心的南方地区,用包制方法制作的叫汤圆;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地区,用摇制方法制作的叫元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
最早的汤圆出自宋代的明州(现浙江宁波),由于下锅时先沉后浮,汤圆最初又叫“浮元子”。因此汤圆一般是煮着吃;而元宵食用时煮、蒸、炸、拔丝皆可。
四、描写元宵节的诗句
1,《正月十五夜》一一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一一唐·苏味道
2.《青玉案·元夕》 一一众里寻他千百度。蒋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瑞处。一一宋·辛弃疾
3.《生查子·元夕》一一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一一宋·欧
阳修4.《十五夜观灯》一一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一一唐·卢照
5.《正月十五夜灯》一一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一一唐·张枯
6.《观灯乐行》一一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陆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一一唐·李商隐
【拓展】
紫姑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司厕之神,又名子姑、厕姑、茅姑、坑姑、坑三姑娘,古代每当上元节的时候,居家妇女便要迎厕神。
五、相关名人
1.汉文帝:下令将正月十五命名为“元宵节”的人。
2.汉明帝:下令点灯敬佛,百姓挂灯,是赏花灯的创始人。
3.汉武帝: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倡导者。
六、小知识问答
1.为什么煮汤圆时汤圆会浮起来?
和煮饺子同理,汤圆里难免有些空气,下锅一煮,气体受热膨胀,汤圆体积变大,所受浮力变大,自然就会浮起来了。
2.为什么超市里卖的多是汤圆?
这与二者的制作方法有关,元宵适合现做现吃,冰冻后会开裂,因此只有汤圆才能做成速冻食品。
3.汤圆为什么不宜多吃?
不论是汤圆还是元宵,制作的过程中都会用到糯米粉,而糯米是一种富含支链淀粉的食物,它难以被人体消化、完全排出胃部。食用大量糯米制品会给肠胃带来沉重的负担。
【课后练习】
1.(单选)在我国古代,关于“元宵节”的别称说法正确的是 ( )。
A.上元节
B.中元节
C.下元节
D.寒食节
【答案】A项正确,BC项错误,正月十五中国称上元佳节,乃庆元宵;七月十五中国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中国称下元节,祭祀祖先。D项错误,寒食节是清明节前一二日。
2.(单选)下列属于描述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的诗是( )。
A.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B.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
c.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D.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答案】A。
A项正确,出自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诗句描述的是元宵节。
B项错误,出自明代诗人王磐的《清江引·清明日出游》,诗句描述的是清明节。
C项错误,出自宋代陆游的《乙卯重五诗》,诗句描述的是端午节。
D项错误,出自明朝诗人边贡的作品《午日观竞渡》,诗句描述的是端午节。
3.(单选)我国古代有元宵节请紫姑的习俗,紫姑在古代是( )。
A.雨神
B.风神
C.爱神
D.厕神
【答案】]D。正月十五上元节,中国很多地方的居家妇女要迎厕神紫姑。。紫姑是公道镇民间传说中一个善良、贫穷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穷因而死。百姓们同情她、怀念她,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