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师备考资料

首页 > 北京教师招聘考试 > 备考资料

2022教师招聘:教综模拟题36

北京华图 | 2021-12-22 09:15

收藏

ȡ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反映的是条件反射的( )。

  A.同化 B.内化

  C.分化 D.泛化

  2.学生自觉纪律形成的过程是( )。

  A.外部纪律要求转化为内心需要再转化为外部行为

  B.外部纪律要求转化为内心需要再转化为纪律习惯

  C.外部纪律要求转化为纪律习惯再转化为外部行为

  D.内心需要转化为纪律习惯再转化为外部行为

  3.一个人记garden(花园),想象为一个穿高跟鞋的女士在公园里走路发出“嘎蹬”“嘎蹬”的声响,于是利用语音“嘎蹬”记住了garden,这种记忆属于( )。

  A.意义学习 B.机械学习

  C.接受学习 D.内隐学习

  4.儿童在学会“动物”“植物”之后来学习“生物”,这属于( )。

  A.派生类属学习 B.相关类属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上位学习

  5.“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体现的心理防御机制是( )。

  A.合理化 B.否定

  C.反向 D.补偿

  6.根据皮亚杰的道德认知阶段论,下列符合正常8岁孩子特点的是( )。

  A.认识到规则不是绝对的,可以怀疑和改变

  B.对权威的遵从既非必要,也不总是错误

  C.判断行为的好坏只依据行为的客观后果,不考虑行为的主观动机

  D.分不清公正、义务和服从

  7.要学生关注历史与地理、化学与生物、数学与物理等学科之间的关系,这属于学习中的( )。

  A.正迁移 B.负迁移

  C.横向迁移 D.纵向迁移

  8.“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应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

  A.教育 B.环境

  C.遗传 D.社会活动

  9.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论著是中国的( )。

  A.《论语》 B.《孟子》

  C.《庄子》 D.《学记》

  1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所强调影响学习的因素是( )。

  A.知识和兴趣 B.兴趣和努力

  C.兴趣和情感 D.情感和努力

  【参考答案】

  1.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泛化是对相似的刺激以同样的方式做出反应。“风声鹤唳”指的是听到风声和鹤的叫声,都疑心是追兵。“草木皆兵”指的是把草和树木都当作了敌人的兵将。说明在紧张恐惧状态下,把所有事物都当作士兵,没有发现刺激物之间的不同。故本题选D。

  2.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自觉纪律的形成过程。学生自觉纪律的形成过程,是从外部纪律要求强制性遵守转化为内心需要,再转化为纪律习惯的过程。这一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主要依靠外部教育要求及措施,包括教师的具体规定、提醒、监督和及时的检查。(2)第二阶段,过渡阶段,学生还未形成自觉纪律,但已经体会到纪律要求,既有权威的强制成分,又有自己的一定理解,一般能够遵守纪律。(3)第三阶段,把纪律原则变成自觉行动,学生对纪律形成了责任感,开始以自我要求、自我监督、自我检查为主要方式。故本题选B。

  3.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奥苏贝尔依据学习材料的性质及其学习者的理解程度,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前者是指学习一系列相互之间不存在意义联系的材料,或学习者在学习中并未理解材料之间的意义联系。后者则是指通过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联系而掌握学习内容的学习。Garden和“嘎蹬”二者并不存在内在逻辑上的意义联系,是人为强加的联系。故本题选B。

  4.D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学习的类型。上位学习又称总括学习,是在学生掌握一个比认知结构中原有概念的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时产生的。新内容“生物”比原有内容“动物、植物”的抽象概括水平要高。故本题选D。

  5.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自我防御机制。合理化包括甜柠檬心理和酸葡萄心理,甜柠檬心理指对于自己所拥有,或正在经历的一切,即便是看上去是处于劣势或让人沮丧的事物,也要学会接纳,努力找到其中的积极因素,做到坦然面对挫折,这是甜柠檬心理的正面效应。补偿是指个体利用某种方法来弥补其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从而掩盖自己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就是说对于受到损失这个事实乐观接受,或许这也是件好事,所以选合理化。故本题选A。

  6.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皮亚杰的道德的认知发展阶段论。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分为:(1)前道德判断阶段(5—7岁)。道德认知不守恒,分不清公正、义务和服从,故D选项说法错误。(2)道德实在论阶段或他律道德阶段(5—10岁)。认为规则是万能的,评定行为是非表现出极端性,根据行为的后果而不是动机来判断好坏,刻板地尊重权威,故C选项正确。到5岁左右,儿童开始出现对规则的较多的注意和尊重。规则在儿童看来是来自外部权威,通常是父母,并且被认为是固定不变、毋庸置疑的。这就是皮亚杰所说的“道德绝对性”,故B选项错误。(3)主观主义道德或自律道德阶段(9—11岁以后)。与道德实在论阶段相反:①这一阶段儿童道德判断的特点是能认识到社会规则是不固定的契约,可以被怀疑和改变。违犯规则并非总是错误的,也不一定非要受到惩罚。故A选项错误。②判断行为时不仅考虑后果,还要考虑到行为的动机,考虑到他们的情感和观点。③对权威的遵从既非必要也不总是正确。故B选项错误。故本题选C。

  7.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习迁移的类型。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促进作用。负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阻碍作用。水平迁移也叫横向迁移,是指先行学习内容与后继学习内容在难度、复杂程度和概括层次上属于同一水平的学习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垂直迁移也称纵向迁移,是指先行学习内容与后续学习内容在不同水平的学习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题干强调的是各门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这是加涅所说的横向迁移。故本题选C。

  8.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为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故本题选B。

  9.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记》的地位。战国后期,《礼记》中的《学记》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因此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故本题选D。

  10.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学习的因素。题干中这句话的意思是: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爱好”强调兴趣的重要性,“以它为乐”强调情感的重要性。故本题选C。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