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 )地位。
A.主体地位 B.主导地位 C.被动地位 D.辅助地位
2.“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出自( )。
A.《学记》 B.《论语》 C.《尚书》 D.《孟子》
3.“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 )。
A.知识的传授 B.发展学生的能力 C.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4.教育科学有着诸多分支学科,其中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
A.教育哲学 B.教育学 C.教育心理学 D.教学论
5.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
A.不均衡性 B.顺序性 C.可变性 D.个体差异性
答案及解析:
1.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地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学生是认识和自身发展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否定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必然会削弱教学的效果。故本题选A。
2.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记》的教学原则。《学记》的教学原则包括:教学相长、豫时孙摩、长善救失、藏息相辅、启发诱导、循序渐进。题干中所述教学原则出自于《学记》。故本题选A。
3.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强调教学要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智力和认识能力。题干中,第一个“鱼”是指知识,第二个“渔”是指获取知识的能力,强调教学中应重视发展学生的能力。故本题选B。
4.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的地位。教育科学体系中包括:研究教育基本规律的普通教育学;研究在人的各种年龄发展阶段上的教育特点的年龄教育学;特殊教育学;教学法;教育史。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教育学处于基础地位。故本题选B。
5.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个体发展的不均衡性。个体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均衡的。其次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均衡性。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教育要抓住关键期。故本题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