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元素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 )和课程评价。
A.课程方案 B.课程纲要
C.课程指南 D.课程实施
2.根据课程制定者的不同,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 )。
A.校长课程 B.校本课程
C.学生课程 D.教师课程
3.以下不属于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主要表达方式的是( )。
A.组织形态 B.规章制度
C.角色规范 D.教师文化
4.适用于多学科、多领域的一般解决问题的策略也被称为( )。
A.强方法 B.弱方法
C.一般方法 D.特定方法
5.适应性教学是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而提出的。这种教学有三个目的:实现学业平等,消除个别差异,以及( )。
A.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B.减少课程难度
C.加快课程进度 D.使学习者取得的结果最大
答案及解析:
1.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元素。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共同构成完整的课程编制过程。在课程编制过程中,课程目标的确定十分重要,它为课程内容的组织和选择提供了基本的方向,指导整个课程实施的过程,并为课程评价提供了基本的依据。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课程目标还受到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影响,要根据其他三个环节的情况不断地做出调整。据此说法,课程元素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故本题选D。
2.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的分类。依据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课程可以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ACD均不属于此种分类。故本题选B。
3.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按照不同的层次和标准,校园文化可以再细分为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组织和制度文化。其中,校园制度文化主要是指保证校园运行的组织形态、规章制度和角色规范。教师文化不是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的表达方式。故本题选D。
4.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解决问题的策略。在解决较为复杂一些的问题时,关于领域中的特定的知识对于解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专家和非专家(新手)有很大差别。专家对一般的专业问题能迅速解决,他们能迅速地识别熟悉的模式,再从长时记忆中找出解决问题的现成方法,而搜索活动较少。这种方法解决问题迅速、正确,能保证问题得到解决,所以叫强方法。强方法适用解决基于专门知识领域的问题。没有经验的新手解决向题以尝试易变为特征。由于知识经验不足,只能反复不断地进行搜寻、检验和改正,只能用粗略、麻烦的方法解决问题,不能保证问题得到解决,这种方法叫弱方法。弱方法具有普遍适用性,适用于多学科、多领域的问题解决。C、D两项为干扰项。故本题选B。
5.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适应性教学。适应性教学是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而存在的。舒厄列出了三个通过采用适应性教学,我们要达到的目的:实现学业平等、消除个别差异、使学习者取得的结果最大化。故本题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