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方便大家准备教师资格考试,北京华图特整理有关教师资格国考中小学教综笔试模拟题107的内容,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教有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产生于生产劳动的需要,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 )的观点。
A.实用主义教育学 B.制度教育学 C.实验教育学 D.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2.东东自从学习了书法,每天回家都积极练习,当问及原因时,他回答道“因为字练好了,会受到老师的表扬”。从学习动机来源的角度看,东东的这种学习动机是( )。
A.自我提高内驱力 B.认知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学习需要
3.依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具备“义务感和责任感”特征的儿童道德发展处在( )水平。
A.前习俗 B.后习俗 C.自我中心 D.可逆性
4.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动机是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 )是内部动机最为核心的成分,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基础。
A.物质奖励 B.鼓励和请导 C.兴趣和奖励 D.求知欲和好奇心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的是( )。
A.卢梭 B.孔德 C.帕克 D马斯洛
6.狗被训练对某一声调的铃声做出条件反应后,它也会对不同声调的铃声做出同样反应。这种现象叫做( )。
A.无条件反应 B.消退 C.泛化 D.分化
7.罗老师是某班的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他喜欢学生听命于自己,他认为自己的话就是指示、命令,对不服从自己的学生动辄批评和谩骂,由此判断,罗老师的教学风格最有可能属于( )。
A.专制型 B.放任型 C.民主型 D.维护型
8.“顺木之天,以至其性焉。”这句话体现的是( )。
A.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B.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C.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9.科尔伯格把儿童道德发展划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其中“遵守法律取向阶段”属于该理论的( )。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他律水平
10.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目的多次变化,说明了教育目的受( )。
A.文化传统的制约
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制约
C.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
D.外国教育目的的影响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是: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教育起源于社会性生产劳动,劳动方式和性质的变化必然引起教育形式和内容的改变;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教育一方面受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制约,一方面又反作用于它们。根据题干表述,符合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思想。故本题选D。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附属内驱力。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们(家长、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把学习做好的一种需要。它既不直接指向学习任务本身,也不把学业成就看作赢得地位的手段,而是为了从长者或同伴那里获得赞许和接纳。附属内驱力是一种间接的学习需要,属于外部动机。东东努力学习书法是为了获得表扬,这是附属内驱力。故本题选C。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后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这一阶段已经超越了现实道德规范的约束,达到完全自律的境界,也可以说能够自觉地遵守公共规则,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达到这一水平的人其行为原则已经超出了某个权威人物的规定,而有了更普遍的认识,表现为个人的义务感、责任感。只有少数人是年龄到青年期后人格成熟才能达到这种水平。故本题选B。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内部学习动机。内部学习动机是指诱因来自学习者本身的内在因素,即学生因对活动本身发生兴趣而产生的动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动机是有效教学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内部动机最为核心的成分,它们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基础。故本题选D。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有:孟轲、卢梭、裴斯泰洛齐、帕克、夸美纽斯、福禄贝尔、马斯洛、罗杰斯、奈勒、萨特等。孔德属于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ACD选项属于个人本位的代表人物。故本题选B。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泛化。泛化是对相似的刺激以同样的方式做出反应。题干中“对某一声调的铃声做出条件反应后,它也会对不同声调的铃声做出同样反应”符合泛化含义。故本题选C。
7.【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专制型师生关系的特点。专制型的师生关系模式是以命令、权威、疏远为其心态和行为特征的。教师在教室内采取专制的作风,并担负全部的责任,计划班级的学习活动,安排学习的情境,指导学习的方法,控制学生的行为。学生没有自由,只是听从教师的命令,对教师往往是敬而远之。题干中罗老师的做法属于专制型。故本题选A。
8.【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思想。“顺木之天,以至其性焉”出自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意思是要按照树木的客观生长规律来种树,使树的本性得到很好的发展,这样才能使其茁壮成长。这句话体现了自然主义教育的思想,按照自然规律进行教育。故本题选C。
9.【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科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习俗水平包括:寻求认可取向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题干中,“遵守法律取向阶段”属于习俗水平。故本题选B。
1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目的的影响因素。教育要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当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后,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也要相应调整才能发挥最大作用。故本题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