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示例】
请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试分析本节课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10分)
(2)如指导小学四年学生学习本节内容,试拟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0分)
(3)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教学过程。(20分)
【参考答案】
(1)《角的度量》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的内容,教材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角,会判断角的种类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教材的编排注重了数学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注重引导学生从直观到抽象逐步提升教学要求,突出学生从不同的学习角度认识角的度量,关注学生的自主体验。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逐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为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打好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们的度数,会用量角器量角。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从现实生活中认识角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以上教学活动,培养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生观察量角器,认识内刻度线、外刻度线、0刻度线和中心点。知道计量单位“度”。
教学难点:
掌握量角器测量角的方法,能正确测量各种角的度数。
(3)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一)创设情境
学生欣赏大屏幕上由一个或者几个角组成的美丽图片,由此引出今天我们就走进角的王国看看。
提问:同学们认真观察书上的两个角,你们说哪个角大呢?
【设计意图】这样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让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的情境,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
二、探究新知、展开讨论
(一)认识量角器
1.学生先自学课本,自学提示:(1)量角的大小要用哪个工具?角的计量单位是什么?(2)观察量角器,你知道了量角器的哪些名称。
2.同桌相互介绍量角器。
2.小组进行讨论:怎样测量这两个角的度数?(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组内交流,得出角的测量方法。
4.小组派代表汇报并进行演示。
三、动手操作、巩固练习
1.先估计三角板的角度,然后再进行测量。
2.量一量,教具卡片上的角各是几度。
3.集体进行校对,同时请两位学生进行演示,怎么测量的。
【设计意图】先从学生熟悉的三角板上进行估计,这角大概是多少?然后动手操作测量。这个练习的设计是让学生多次操作测量,巩固内化。要求每一位学生会测量角的度数,落实教学目标。
四、课堂小结
这一节课,你学习了哪些新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学生本节课都有哪些收获,不仅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回顾本节所学重点内容,而且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回答,来检测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布置作业
下课后,你能对教室里的有角的物体进行测量吗,测一测它们的大小,下节课进行汇报交流。回家后让爸爸妈妈分别画出一个角,然后测量这两个角的角度。
【设计意图】布置上述作业,充分考虑到新课标提倡的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这样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和数学是密切关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