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推理是逻辑判断模块中的一类考题,在公务员考试中属于选考类题型,考查题量一般为1道。在备考中对于该类题型,一定要掌握好两个方面内容:1.基础知识点;2.答题思路。本文将从考情、题型特点、基础知识三个方面给大家进行分享。
一、考情认知:
在不同的考试中真假推理的考情、题型与题量的分布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对于近一年的考试来看,真假推理考查的省份较多,并且国考中也出现该题型,应引起考生的注意。对于该题型在不同地区近三年考查情况分析如下:
必考地区 | 深圳、广州 |
易考地区 | 北京、上海 |
选考地区 | 国考、联考省份、山东、河南、吉林、黑龙江、江苏 |
对于该类题型掌握好方法,难度一般不大,应保障其正确率。
二、题型识别:
【例题】在索莱岛上,有四个草屋,每个草屋的门上挂着一块牌子。第一块牌子上写着:“有些草屋中没有食物。”第二块牌子上写着:“该草屋中没有猎枪。”第三块牌子上写着:“所有的草屋中都有食物。”第四块牌子上写着:“该草屋中有草药。”索莱岛上的游客发现,四块牌子中只有一块牌子上写着真话。
由此可以推出:
A.四个草屋中都有草药
B.四个草屋中都有食物
C.第三个草屋中有猎枪
D.第四个草屋中没有草药
其题型特点:①具备若干论断;②提问方式具有真假限定(只有一真(假)、多真(假)等)。
三、基础知识:
真假推理中涉及的逻辑学基础知识点包括四个方面:1.矛盾关系;2.反对关系;3.包容关系;4.全同关系。其中在考试中经常涉及的是矛盾关系与反对关系,本次与各位伙伴分享的是第一个逻辑关系——矛盾关系。
矛盾关系知识点:本质关系为A与¬A,它反映了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种特殊的状态。具体可以表述为“非此即彼”的关系,其特性为:如果两个已知条件为矛盾关系,必然有一个为真,一个为假。
在考试中常涉及的6种矛盾关系:
A是B与A不是B
所有A都是B与有的A不是B
所有A都是不是B与有的A是B
A推B与A且¬B
A或B与¬A且¬B
A且B与¬A或¬B
矛盾关系答题思路:根据提问方式的不同可以将矛盾关系的题型分为两类常规命题形式:常规命题形式1:提问方式为“只有一句真话”;常规命题形式2:提问方式为“只有一句假话”。
矛盾关系常规题型(一):
例1:某校发生了一起盗窃案,公安局抓获了四名犯罪嫌疑人甲、乙、丙、丁,审问他们时: 甲说:不是我干的。乙说:是丁干的。
丙说:是乙干的。丁说:不是我干的。
这四人中只有一人说了真话,那么盗窃案是谁干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题步骤:
1)概述已知条件:甲说:¬甲;乙说:丁;丙说:乙:丁说:¬丁;
2)确定矛盾关系:乙与丁说的话构成了矛盾关系(必有一真、必有一假);
3)确定其余真假性:结合提问方式“只有一真”,可以得到其余条件甲、丙说的话都为假;
4)其余推导结论:该题结论为甲干的。
因此,选择A选项。
矛盾关系常规题型(二):
例2:北大山鹰社的周、吴、郑、王四人中,有且只有一人登上过卓奥友峰。记者采访他们时:
周说:“登上卓奥友峰的是队员郑。”
郑说:“我还没有参加过任何登山活动。”
吴说:“我虽然也参加了那次登山活动,但没有登顶。”
王说:“我是队员吴的候补,如果他没登顶就是我登顶了。”
如果他们中只有一人说了假话,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北大山鹰社的其它队员也登上过卓奥友峰
B.吴或者周登上过卓奥友峰
C.郑登上过卓奥友峰
D.王登上过卓奥友峰
答题步骤:
1)概述已知条件:周说:郑;郑说:¬郑;吴说:¬吴:王说:¬吴→王;
2)确定矛盾关系:周与郑说的话构成了矛盾关系(必有一真、必有一假);
3)确定其余真假性:结合提问方式“只有一假”,可以得到其余条件吴与王说的都为真;
4)其余推导结论:该题结论为吴没登顶,根据吴没登顶→王登顶,应用逆否等价定理,得王登顶。
因此,选择D选项。
总结梳理思路,真假推理题型中,如果题干中出现了矛盾关系,那么一真(假)的题型解题思路为:找矛盾,看其余。因为矛盾关系中,必有一真,必有一假,而出现了矛盾关系之后,判定题干中其余论断的真假情况:一真其余全假,一假其余全真。